SEARCH

从零到上线:我的网站开发踩坑实录

更新时间:2025-03-28 10:56:24
查看:0

说真的,第一次接触网站开发时,我以为就是拖拖拽拽的事儿。毕竟现在各种建站平台广告打得震天响,"三分钟搞定"的标语看得人手痒。直到自己真正动手,才发现这行水深得很——光是选技术栈就能让选择困难症患者当场崩溃。

技术选型:每个决定都是坑

还记得那天晚上,我对着电脑屏幕发呆。Vue还是React?PHP还是Python?要不再来个Node.js?好家伙,光是前端框架就能列出二三十种。有个做程序员的朋友看我纠结,直接甩了句话:"别想那么多,先动起来再说!"这话现在想想还挺有道理。

我最后选了最老土的方案:HTML+CSS+JavaScript三件套。结果第二天就后悔了——光是为了让按钮在不同设备上显示正常,就折腾了整整四个小时。后来才知道有Bootstrap这种好东西,瞬间感觉白瞎了那么多时间。

调试的玄学时刻

搞开发最魔幻的就是调试环节。有时候代码明明写得跟教程一模一样,运行起来偏偏就报错。最气人的是,你盯着屏幕查了三小时,最后发现少了个分号。这种时候真想砸键盘!(当然舍不得)

更绝的是那次遇到个缓存问题。改了半天样式死活不生效,清理缓存、换浏览器、甚至重启电脑都试遍了。最后你猜怎么着?是CDN延迟更新!那天晚上我对着空气骂了十分钟,隔壁室友还以为我在跟Siri吵架。

上线前后的心跳加速

第一次把网站部署到服务器的时候,手都在抖。点下"发布"按钮那刻,感觉像在拆炸弹。结果果然出问题了——首页能打开,二级页面全404。当时冷汗唰就下来了,赶紧翻文档查日志,原来是因为.htaccess文件没配置好。

最搞笑的是上线第二天,突然收到用户反馈说注册功能挂了。排查半天发现是数据库连接数超标——当初为了省钱选了最便宜的套餐。这事教会我:永远要给流量留余地,否则分分钟教你做人。

那些没人告诉你的细节

做网站真的不止写代码那么简单。要兼顾SEO优化,要考虑无障碍访问,要处理各种奇葩的浏览器兼容问题。有次遇到个IE11的bug,查资料查到凌晨三点,最后用了个特别蠢的polyfill才搞定。

移动端适配更是噩梦。你以为media query写好了就万事大吉?太天真了!不同厂商的安卓机各有各的脾气,iOS每个版本都有新花样。有回测试时发现,某款手机上的输入框会被虚拟键盘挡住,解决这个bug花的时间比我写整个表单都长。

为什么还坚持做这行?

虽然吐槽了这么多,但看到自己做的网站真正帮到用户时,那种成就感是真的爽。记得有次收到封用户邮件,说他通过我的网站找到了心仪的工作。那一刻,之前熬的夜、掉的头发都值了。

这行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——永远有学不完的新东西。昨天还在纠结Webpack配置,今天就要学Serverless,明天说不定又冒出个新框架。虽然累,但至少不会无聊不是吗?

现在回头看那些踩过的坑,反而觉得挺珍贵。每个bug都是升级的经验包,每次崩溃都在拓宽能力的边界。要说给新人的建议,大概就是:别怕出错,多问为什么,还有——记得经常按Ctrl+S。

(写完才发现又到凌晨两点了,这大概就是开发者的日常吧...)